第七屆橋梁工程創新技術論壇暨橋梁數字化轉型實踐交流大會精彩回顧
5月15-16日,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主辦的“第七屆橋梁工程創新技術論壇暨橋梁數字化轉型實踐交流大會”在張家港成功召開。本次會議以“數智賦能橋梁新基建 科創驅動引領新發展”為主題,200余位橋梁同仁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橋梁工程領域的前沿技術、創新實踐與發展趨勢。

主旨報告環節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副會長、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技術中心原副主任鮑衛剛主持。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資深總工程師周良,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工程管理處一級主任科員王金麒,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仁貴,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二級正高夏國星,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質量安全處處長沈斌分別做《工業化預制樁技術研究與應用》《對推進公路數字化轉型 加快建設智慧公路的思考》《張靖皋大橋結構體系和關鍵構件創新》《長大橋梁新發展》《鋼混組合橋梁的智能建造》主旨報告。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副會長、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技術中心原副主任鮑衛剛

下午,精彩繼續。主持人分別由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質量安全處處長沈斌和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實驗中心主任劉綱擔任。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設中心質量安全處處長沈斌

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實驗中心主任劉綱
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鋼結構研究院副院長王建國,江蘇蘇通大橋有限責任公司工程技術部經理何超,中鐵寶橋(揚州)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孫蕾蕾,中鐵九橋工程有限公司BIM分院副院長(主持工作)楊歡,鎮江藍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工程中心副主任王瀟,江蘇中礦大正表面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劉俊,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張宇峰,中建八局第一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總工程師楊帥,南京飛搏智能交通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文寧,法施達(大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平原,山東高速工程檢測有限公司總經理房明,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副院長張建分別做《張靖皋長江大橋鋼塔制造創新實踐》《蘇式養護之蘇通大橋管養創新與實踐》《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鋼主塔制造關鍵技術》《BIM技術在世界最大跨度鋼桁拱橋鳳來特大橋的數字化應用》《冷凝、新工質及低溫轉輪等新技術在橋梁除濕系統中的應用和探索》《大跨徑懸索橋主纜除濕技術創新及工程實踐》《橋梁災損事件智能預警與快速測評技術研究與應用》《大跨徑混合連續剛構橋智能化施工裝備》《基于方舟平臺的長大橋梁智慧工地建設與AI應用實踐》《首部錨固裝置安裝質量數字化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中小跨徑橋梁“零”噪音無縫伸縮技術》《橋梁輕量化監測與數字孿生工程實踐》主題報告交流。


16號上午論壇的主持人由天津城建大學副教授孟慶領擔任。

天津城建大學副教授孟慶領
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張靖皋長江大橋項目副總工朱曉亮,中交二公局張靖皋長江大橋項目副總工耿祥云,中交一公局海威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高級技術副經理喬天飛,中國礦業大學教授陳偉,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實驗中心主任劉綱,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一公司副總工程師李帥分別做題目為《張靖皋長江大橋北航道橋南錨碇數智化應用實踐》《懸索橋上部結構施工智能化應用》《“零碳場站”探索與建設》《灣區大跨徑橋梁抗火技術研究進展》《橋梁表觀病害人工智能識別方法》《橋梁工程大體積混凝土調溫控縫技術》的主題報告。

16日下午,近百位參會代表乘坐兩輛大巴前往張靖皋長江大橋項目部進行實地觀摩,受到項目部熱情接待。張靖皋長江大橋有六項“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跨徑橋梁、世界最高索塔、世界最長高強度主纜、世界最大地連墻錨碇基礎、世界最長連續長度鋼箱梁、世界最大位移量伸縮裝置。同時,該橋在設計上還有六項“世界首創”:首創超大跨度懸索橋主纜自平衡結構體系,首創超高鋼箱—鋼管約束混凝土組合索塔,首創超大規模支護轉結構復合地連墻錨碇基礎,首創熱軋L肋隔板連續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系統,首創全橋一體化智能防腐體系,首創智能感知可更換錨固體系。

本次會議不僅是一場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創新的集結。讓我們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共商行業發展大計,共享前沿創新成果,在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征程上,攜手譜寫更加壯麗的橋梁華章!
編輯:楊娜、張華、趙鑫丹、任青梅
校對:武文全、杜小川、張保平
審核:于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