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數字交通創新發展論壇綜合軌道交通多網融合與創新發展研討會精彩回顧
4月28日下午綜合軌道交通多網融合與創新發展研討會,會議圍繞“綜合軌道交通多網融合與創新發展”研討主題,凝練關鍵科技問題、共談技術瓶頸及重點應用場景,謀劃科學新技術新成果。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國家鐵路局原黨組成員鐘華蒞臨研討會并做簡短致辭。鐘華會長表示,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單一交通方式基礎設施網絡建設與發展雖已處于世界前列,但綜合交通系統仍存在多方式協同效能不足、網絡耦合效果不佳等問題,交通強國背景下的綜合軌道交通多網融合與創新發展等已成為未來我國交通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國家鐵路局原黨組成員鐘華致辭
綜合軌道交通多網融合與創新發展研討會由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科技部部長李智宇主持開展。

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科技部部長李智宇主持研討會
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唐濤做了《多網融合下列車互聯互通運行控制解決方案》的主題報告。唐教授表示,隨著我國交通強國戰略實施,軌道交通正從單個網絡相對獨立發展向更加注重一體化融合、互聯互通運行轉變,構建一體化軌道交通網絡,以乘客為中心,有效提高軌道交通網絡的綜合效率和效益。報告分析了不同軌道交通的需求特點及列控系統的技術特征,探索支撐不同網絡互聯互通運行的列控技術和方法。

北京交通大學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唐濤
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應用設計中心副總經理郭瑞省做了《多網融合列控系統解決方案》的主題報告。報告中提到了伴隨著國家出臺多個四網融合指導意見,以及隨著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逐步進入大規模規劃和發展的新階段,軌道交通“四網融合”已成大勢所趨。針對四網融合的各類場景及運營需求,和利時公司深入研究適用于四網融合的新型列控系統,實現CBTC制式和CTCS制式系統的互聯互通要求。

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應用設計中心副總經理 郭瑞省
浙江天鐵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總工程師王森榮做了《鐵路軌道工程數智化技術研究與實踐》的主題報告。他在報告中講到了鐵路軌道工程信息化技術是行業發展方向,如何開展軌道工程設計、制造、施工和運維的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研究,為鐵路軌道工程全壽命周期智能技術提出實施路線。報告介紹了近十年開展高速鐵路軌道數字化、信息化和BIM的研究工作,項目研究成果在昌吉贛、商合杭等高鐵項目進行了全面應用,提升了我國軌道工程建造質量和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為我國高速鐵路信息化智能化建造和運維技術提出了方向并結合工程實踐提出了成功應用案例。

浙江天鐵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總工程師 王森榮
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宇星做了《新基建背景下深圳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探索與實踐》的主題報告。楊總表示,在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的同時,深圳市也和國內其他大中城市一樣,在軌道交通投融資、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方面面臨共性問題,亟須探索和應用智慧化手段等技術手段來解決。根據深圳市軌道交通發展經驗,重點圍繞探索應用大數據、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信息模型(CIM)、數字孿生、實時在線仿真等先進的技術手段,聚焦乘客服務水平提升、運營安全可靠以及企業降本增效,凸顯智慧手段的社會效益,助力打造智慧城市軌道交通示范工程,實現城市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

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楊宇星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孫元廣做了《灣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規劃與實踐》的主題報告。報告提到廣州地鐵經過多年規劃與運營實踐,形成了城際鐵路、市域快線、地鐵、有軌等多層次軌道交通一體化發展格局,廣佛已成為相鄰城市軌道交通互聯互通的典范,跨市軌道交通互聯互通向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和交通強國戰略,打造高質量互聯互通的軌道上的大灣區,新一輪軌道交通建設積極推進珠三角城際公交化運營進樞紐進中心,深化多網融合,編織大灣區軌道交通一張網;制定灣區互聯互通統一技術標準,構建“地鐵+城際”一票通達、付費區換乘、互聯互通、互運互維的一體化運營管理體制與協調機制,奮力實現灣區軌道交通“規劃一張網、出行一張票、聯通一串城”的發展愿景。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孫元廣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運輸工程系副主任魯工圓做了《大都市圈軌道交通協同運輸組織關鍵問題》的主題報告。本報告以大都市圈區域的多制式軌道交通復合網絡為研究對象,以協同運輸與服務需求為出發點,面向需求更密集、層次更多樣、增長更強勁、品質更高端的區域交通發展需求新特征,探索都市圈軌道交通多網融合發展背景和內涵,研究多制式軌道交通復合系統的協同運輸組織關鍵問題。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運輸工程系副主任 魯工圓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技術經理副研究員李洋濤做了《智能列車融合控制關鍵技術》的主題報告。報告提到,隨著技術的發展,軌道交通移動裝備也不斷的集成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提升列車安全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智能列車融合智能控制、智能感知、智能診斷,構建智能列車“車腦”,并由分離系統多點控制轉變為集中“控制、診斷、決策”,形成更加卓越、更加先進、更加智能的融合控制平臺,提升列車整體控制性能,提高列車智能化水平和應急處理能力,為乘客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引領下一代列車控制技術的創新發展,推動軌道交通關鍵系統裝備高質量發展。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技術經理副研究員 李洋濤
成都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總工辦副主任王鑫做了《成都地鐵智慧創新與實踐》的主題報告。報告中圍繞成都結合國家戰略要求及城市發展特點,結合成都地鐵發展情況及智慧化建設情況,成都地鐵在乘客服務、設備管理、企業管理等方面的開展了大量的探索,并通過實踐在管理提升和服務提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成都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總工辦副主任、信號高級工程師 王鑫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機械工程研究部部長陳大偉做了題目為《未來軌道交通裝備新技術發展應用探索》的主題報告。報告中分析了軌道交通因其快捷高效、大運量、低能耗、低污染的優勢,對改善城市交通,緩解城市生態環境具有積極作用。以高速列車為代表的軌道交通裝備在當前全球科技創新密集活躍時期,已進入發展新階段,新的發展需求和技術發展機遇,帶來新的發展方向。報告從發展新形勢、技術方向和產品解決方案三部分探索未來軌道交通裝備的發展及應用。
結束語
征程萬里風整勁,重任千軍在奮蹄。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也將繼續秉持初心,以更高的責任心做好“四個服務”,為推動交通發展綠色轉型,助力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優化,為綜合交通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下一期,將為您帶來數字化轉型與BIM技術創新融合發展研討會的精彩回顧,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