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百鐵路貴州段最長隧道1號斜井轉入正洞施工,施工取得階段性成果
8月11日,由中國中鐵五局承建的黃百鐵路貴州段最長隧道——打易隧道1號斜井轉入正洞施工,這標志著黃百鐵路施工取得階段性成果,為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建設工期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家鐵路網黃(桶)百(色)鐵路是西部陸海新通道西通道的關鍵構成部分,作為北接滬昆鐵路、南聯南昆鐵路的樞紐工程,具有重要意義。打易隧道正洞長13475米,是黃百鐵路貴州段最長隧道,也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為確保建設工期,全隧分進口、救援斜井、1號斜井、2號斜井、3號斜井共5個工點組織施工。其中,1號斜井長1485米,2號斜井長1218米,3號斜井長330米,救援斜井長297米,救援斜井為無軌單車道,其他斜井為無軌雙車道。
打易隧道位于貴州省望謨縣,地質環境復雜,最淺埋深12米,最大埋深467米,下穿高速匝道等建(構)筑物。隧道正洞主要穿越砂巖、泥灰巖夾泥質灰巖,其中Ⅲ級圍巖4720米,Ⅳ級圍巖7640米,Ⅴ級圍巖1095米,主要不良地質為順層偏壓、緩傾巖層及巖溶,存在坍塌冒頂、突泥涌水、軟巖變形、隧道底鼓變形等風險,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
為確保工程施工安全有序推進,施工單位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根據工程特點、風險等級、資源配置情況,對施工現場進行網格化規劃和管理,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嚴格執行國家、行業和地方有關生產組織、工程技術、機械設備、物資管理等各類強制性標準和安全操作規程,以及《鐵路建設項目質量安全紅線管理規定》等各級各類安全禁令、紅線標準及各類生產作業卡控要點。根據《國鐵集團關于鐵路建設項目現場安全穿透式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把鐵路建設安全質量要求貫通到施工及管理全過程,確保安全生產和工程質量。
黃百鐵路以貨運為主、兼顧客運,線路起于貴州安順市黃桶,至廣西百色市,全長約315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為國家Ⅰ級單線電氣化鐵路,設黃桶、鎮寧、紫云、望謨、樂業、凌云、百色等17個站,建設工期為5年。其建成后,將為四川、重慶、貴州省等省市開辟運距最短、成本最低的陸運新通道,實現鐵路運輸通江達海,促進西南華南地區互聯互通,發揮廣西連接“一帶一路”的紐帶作用,促進沿線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參考來源:中鐵五局項目部資料及鐵路建設相關規劃文件
免責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