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陸運河橋梁建設雙突破:G325廣南線欽江大橋與金海灣大橋同步迎關鍵進展
7月30日,平陸運河橋梁工程迎來里程碑式突破——G325廣南線欽江大橋拱肋主弦管管內混凝土灌注全部完成,金海灣大橋全橋橋面格子梁順利合龍。兩座關鍵橋梁的同步推進,標志著平陸運河全線橋梁建設進入沖刺階段,為2025年底19座橋梁建成通車的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G325廣南線欽江大橋:300米跨徑“鋼鐵脊梁”成型
作為平陸運河跨徑最大的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G325廣南線欽江大橋主橋長300米,橋面總寬28.5米,其拱肋結構由8根主弦管構成。7月30日,隨著最后一立方米C70自密實混凝土注入主弦管,全橋2218立方米混凝土灌注任務圓滿完成。該工序歷時6次精準壓注,采用真空輔助系統確保混凝土密實度,并通過自主研發的智能溫控平臺實現管內溫度梯度小于15℃,有效避免混凝土開裂風險。
技術團隊創新應用“變形耦合拼裝法”,通過4D激光掃描系統實時監測36個拱肋節段的安裝精度,最終實現0.5毫米級線型控制。在拱肋轉體合龍階段,國內首次采用雙層索同步下放技術,結合自主研發的同步液壓控制系統,成功完成166噸級拱肋的毫米級對接。目前,大橋已轉入格子梁吊裝階段,預計11月底具備通車條件。
金海灣大橋:智能纜索吊裝刷新施工紀錄
同日,金海灣大橋全橋橋面格子梁合龍,標志著這座計算跨徑180米的下承式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進入橋面系施工收尾階段。項目團隊采用95噸級智能纜索吊裝系統,集成PLC可編程控制器與BIM模型實時校核技術,實現38節段格子梁的毫米級定位安裝。其中,合龍段吊重達20.6噸,通過雙錨頭協同調控技術,無需張拉吊桿即完成標高調整,較傳統工藝效率提升40%。
針對欽江航道通航要求,建設團隊在施工水域部署專用警戒船,實施“臨時封航+機動巡邏”管控模式,確保1502噸鋼格子梁吊裝期間零安全事故。目前,大橋正在進行鋼-混凝土組合橋面板鋪設,預計9月啟動瀝青攤鋪。
全線橋梁建設駛入快車道
據平陸運河集團統計,截至7月底,全線27座橋梁中已有19座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除上述兩座橋梁外,G75蘭海高速欽江大橋已完成右幅拱肋混凝土灌注,永福大橋、子材大橋等5座橋梁正在進行拱肋吊裝。為保障施工與通航兩不誤,項目團隊在欽江上游新建12米寬臨時鋼棧橋,維持國道325線雙向2車道通行,并通過改造永明路等周邊道路分流交通壓力。
按照計劃,平陸運河橋梁工程將于2025年底累計完成投資640億元,占工程概算的88%。屆時,這條貫穿西江黃金水道與北部灣港的“世紀運河”將徹底打通廣西內河航運向海通道,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參考來源:平陸運河集團、欽州新聞網、中國南寧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