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陸運河關鍵橋梁新突破:G75蘭海高速欽江大橋左幅中拱段毫米級提升
7月27日,平陸運河關鍵性橋梁工程——G75蘭海高速欽江大橋建設迎來重大里程碑,成功完成左幅中拱段毫米級整體提升,在橋梁建設領域書寫了精彩篇章。
這座主橋跨徑318米的下承式雙幅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是構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戰略性橋梁工程。此次提升采用“低位拼裝 + 整體提升”施工工藝,將20個拱肋節段整體提升,提升重量達1900噸、跨度232.2米,一舉創下“世界最大”整體提升噸位和跨徑的鋼管混凝土拱橋紀錄。
面對運輸航段水位枯淺的難題,項目團隊展現出了強大的創新能力。采用“陸水聯運”模式,借助大跨龍門吊下水平臺和分體式工程運輸船,結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研發“感知 + 數字 + 分析 + 決策”的“人工 + 智能”一體化航道運輸監測系統,確保拱肋從加工、運輸到吊裝無縫銜接,實現全流程“零等待”,為精準提升筑牢根基。
中拱段整體提升是全橋風險最高、難度最大的環節,集中體現了項目團隊的科技硬實力。團隊依托施工階段的BIM模型,研發出專門用于拱肋整體提升的優化算法,結合物聯網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中拱段提升的可視化、數字化及智能化監控管理。通過數字孿生智能監測系統,構建出中拱段整體提升的孿生模型。提升過程中,高精度智能測量機器人迅速提取數千測量數據,進行毫秒級精確驗算;集成的“數據大腦”自動分析海量信息,配合高精度振弦式位移傳感器生成動態曲線,全方位捕捉關鍵數據。多系統協同聯動,最終實現中拱段毫米級精準對接。
G75蘭海高速欽江大橋左幅中拱段“整體提升”的完成,樹立了同類型橋梁數智建造的行業新標桿。大橋建成后,將加速西部陸海新通道互聯互通,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強勁動力。未來,項目團隊將持續深耕智能化、自動化施工技術,以技術突破護航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參考來源:廣西路橋集團
免責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