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十高鐵陜西段隧道全線貫通 秦巴山區邁入高鐵時代提速
7月26日,隨著天竺山一號隧道最后一道巖壁被成功突破,西十高鐵陜西段全線15.5座隧道實現全面貫通,標志著這條穿越秦嶺的交通大動脈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為2026年全線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科技攻堅突破地質難關
作為全線控制性工程,天竺山一號隧道全長14.742公里,最大埋深690米,Ⅳ、Ⅴ級圍巖占比超58%。隧道穿越秦嶺南麓低山區,集危巖落石、斷層破碎帶、巖溶突水等九大類地質災害于一體,被列為Ⅰ級高風險隧道。建設團隊創新采用"超前地質預報系統+動態設計調整"雙控模式,運用三維激光掃描、微震監測等技術,精準識別前方150米地質變化,累計優化施工方案23次。針對巖溶發育段,首創"全斷面帷幕注漿+管棚超前支護"組合工法,成功攻克每小時最大涌水量達120立方米的突水難題。
綠色施工守護生態屏障
項目嚴格踐行"生態選線"理念,隧道洞口采用"零開挖"進洞技術,減少植被破壞1.2萬平方米。施工過程中,建立"三級沉淀+化學絮凝"污水處理系統,實現廢水零排放;采用濕式鑿巖、噴淋降塵等措施,使洞內粉塵濃度較國家標準降低60%。在秦嶺核心保護區,創新應用"隧道棄渣綠色再利用"技術,將38萬立方米棄渣加工為建筑材料,減少臨時用地80畝。
區域協同發展開啟新篇
西十高鐵是陜西"米"字形高鐵網的關鍵縱線,新建正線全長255.7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其中陜西段設西安東、藍田、商洛西、山陽、漫川關5座車站。通車后,西安至十堰的鐵路運行時間將從目前的4小時壓縮至1小時內,西安至武漢將形成2.5小時經濟圈。這條高鐵不僅將結束商洛市不通高鐵的歷史,更通過銜接武十高鐵形成"西安-武漢-南昌-福州"東南沿海大通道,預計年輸送旅客超1500萬人次,帶動沿線旅游收入增長30%以上,為秦巴山區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目前,西十高鐵陜西段路基、橋梁工程已完成99%,鋪軌基地建設正加速推進,全線預計2026年6月建成通車。
(參考來源:各界導報官方發布信息)
免責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