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青島港:鋼鐵絲路上的智慧與活力
發表時間: 2025-06-14
作者:
來源:人民鐵道網-人民鐵道報 作者:陳夢竹
點擊:209次
6月9日14時許,“鋼鐵絲路好風光·行走中蒙俄經濟走廊”活動采訪團一行人來到了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彼時,驕陽似火,海風輕拂,現場記者們熱情高漲。
“太壯觀啦!”人群里,一位記者大聲驚嘆。他的眼睛都瞪圓了,滿臉震撼。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碼頭上,五顏六色的集裝箱整齊碼放、自動導引車AGV有序運轉、機械臂靈活精準抓取,“上下翻飛”間,裝卸工作有條不紊……整個自動化流程盡收眼底,科技與效率在此完美融合。
青島港,吞吐量全球第五,海鐵聯運量連續10年穩居全國第一。港口高度融合了工業互聯網、物聯網、5G等先進技術,是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也是世界首個“氫+5G”智能綠色碼頭。5月22日,這里橋吊單機作業量達到平均每小時62.62個自然箱,第13次刷新橋吊單機裝卸效率世界紀錄,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強大實力。
在碼頭貨場,采訪團采訪了山東港口物流集團青島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海鐵聯運中心業務部主管代學超。他自豪地介紹道:“依托山東強大的港口資源優勢,我們積極打造‘端到端’現代物流品牌,構建了‘立足山東、覆蓋沿黃、輻射全國、聯通世界’的現代物流服務網絡。”
從代學超的話語中,記者們了解到青島港海鐵聯運業務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關、地、港、鐵、企”五方的深度協同——海關提供通關便利,地方政府給予政策扶持和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港口提供高效便捷的碼頭服務,鐵路確保運力保障和運輸組織,企業客戶與平臺深度融合,形成了互利共贏的業務模式。
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青島車務段黃島站副站長劉濤分享了青島海鐵聯運的發展歷程:“青島海鐵聯運的核心突破始于‘膠黃小運轉’鐵路班列的開行。這趟班列采用每日4對固定循環車底,高效連接黃島前港灣與上合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開創了以鐵路驅動海鐵聯運的新模式。”如今,“膠黃模式”已發展為覆蓋全國30個城市的鐵路集疏運網絡。
科技賦能,協同共進。在這里,我們見證了科技的力量,也感受到了各方協同合作的魅力。青島港積極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書寫了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的奮斗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