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新黃河大橋鋼桁梁吊裝完成
6月10日,濟新黃河大橋迎來關鍵施工節點。隨著最后一節鋼桁梁精準吊裝到位,標志著全橋鋼桁梁吊裝工程圓滿收官,為后續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吊裝的鋼桁梁長11.2米,桁高7.5米,重100噸。全橋共計34節鋼桁梁,總重約1.02萬噸。自鋼桁梁吊裝施工啟動以來,團隊克服了黃河流域復雜水文條件、高空作業安全管控難度大等多重挑戰,通過優化吊裝工藝、強化施工監測,確保了每一節鋼桁梁吊裝精度控制在毫米級,為大橋順利合龍奠定了堅實基礎。濟新黃河大橋位于黃河小浪底風景區內,水庫大壩上游30千米處,是濟新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作為世界首座地錨式回轉纜懸索橋,其創新采用的回轉纜索結構體系,突破了傳統懸索橋設計理念,通過單塔支撐與地錨式構造的有機結合,有效提升了橋梁跨越能力和結構穩定性。
經測算,與傳統橋型相比,濟新黃河大橋新橋型可減少土石方開挖5萬立方米,節省鋼材800余萬噸,縮短工期3個月,節約投資近1億元,不但極大地保護了小浪底風景區的生態環境,也更好地實現了經濟效益。大橋設計時速100公里,橋梁主跨跨度達555米,是河南在建跨徑最大的橋梁,建成后將成為連接黃河兩岸的重要交通樞紐。 在施工工藝方面,項目團隊針對鋼桁梁體量大、吊裝精度要求高的特點,采用了“大節段整體預制+模塊化拼裝”技術,通過工廠化預制確保構件質量,減少現場高空作業量。
同時,引入了智能監測等科技手段,實時跟蹤鋼桁梁吊裝過程中的結構變形數據,構建了涵蓋施工全過程的數字化監控體系,實現了施工安全與質量的雙重可控。 隨著鋼桁梁吊裝工程的完成,濟新黃河大橋將全面進入橋面護欄安裝、橋面鋪裝及機電工程施工階段,預計7月初實現全橋橋面合龍。濟新高速建成后將與新伊、菏寶、連霍等高速公路相連,進一步完善河南省高速公路網絡,對于增強鄭州都市圈、洛陽副中心城市輻射能力、整合區域旅游資源、拉動黃河兩岸經濟發展、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來源:河南高速微信公眾號)
免責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