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局集團公司累計開行銀發旅游列車突破350列—— 駛向老“游”所樂新天地
發表時間: 2025-06-08
作者:
來源:人民鐵道網-人民鐵道報 作者:尹晨曦 吳金潞 郭 爽 夏 穎
點擊:399次
芒種時節的遼沈大地,一列列銀發旅游列車穿行于青山綠水間,車輪與鋼軌的鏗鏘聲交織著車廂內的歡聲笑語,奏響“銀發樂游”的動人樂章。
發展銀發經濟,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部署要求,精準對接銀發群體出游需求,高質量開行銀發旅游列車,服務老年旅客追尋“詩和遠方”。從2023年5月開行首趟至今,沈陽局集團公司已累計開行銀發旅游列車350余列,運輸旅客11萬人次,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精準設計:慢節奏旅程暖人心
“這趟旅游列車太適合我們老年人了!景點安排不趕時間,車上還配有血壓儀等醫療器具,我們出行很安心。”5月7日18時42分,Y464次“沈鐵假日號”銀發旅游列車從長春站駛出,載著570余名平均年齡67歲的旅客,開啟為期13天的“巴蜀之行”。這趟旅程跨越陜西、四川、河南等地,串聯起劍門關、都江堰等5A級景區,節奏張弛有度,深受老年旅客的喜愛。
精準的產品設計是開行銀發旅游列車的核心。沈陽局集團公司組織專項團隊深入老年群體聚集地,通過問卷調研、產品路演、旅游分享會等形式,收集銀發族出游喜好,“量體裁衣”開發特色旅游產品。
“通過數據對比分析,我們發現老年人更青睞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結合的線路。為此,我們在設計線路時特別注重文化與自然的融合。”沈陽鐵道文旅集團有限公司旅游管理部部長李雙龍介紹道。
今年以來,沈陽局集團公司已開行大連至海南、大連至廣西、長春至張家界、沈陽至鷹潭等銀發旅游列車58列,線路覆蓋祖國大江南北。
其中,長白山“雪國專列”將濃郁的民族風情與長白山的自然景觀、人文元素結合起來,讓旅客仿佛置身冰雪童話世界;“阿爾山號”旅游列車結合草原風光和內蒙古地域文化,為老年旅客打造“車上賞景、車下游牧”的獨特體驗。
針對老年群體特點,沈陽局集團公司主打“慢節奏”概念,實現“車隨人走”的靈活安排——白天列車停靠,旅客深度游覽;夜晚列車行進,旅客在舒適鋪位上休憩,實現“一覺醒來便是新風景”的旅行體驗。
自由選擇心儀路線的需求也可以實現。沈陽局集團公司推出“自選游”旅游列車,旅客可根據興趣偏好和行程節奏,靈活分區分段安排行程,體驗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近年來,“跨境游”備受老年人青睞。沈陽局集團公司推出越南、老撾等方向的3款“旅游專列+跨境列車”旅游產品,極大豐富了老年群體的出游選擇,為銀發族架起連通“詩與遠方”的幸福橋梁。“坐著火車就能跨國旅行,圓了我的出國夢!”68歲的退休教師陳阿姨在去往越南的旅游列車上感慨道。
安全護航:適老化改造顯溫情
鋪位旁增設起臥扶手和折疊腳蹬,踏面加寬并做防滑處理;衛生間配備帶扶手的坐便器和SOS緊急呼叫器;茶幾下方設置雙USB充電接口;靜音裝置最大程度降低車廂噪音……登上長春至深圳旅游列車,細微之處盡顯關懷。
為更好服務老年旅客出行,沈陽局集團公司加強列車設備設施改造,將餐車改造為自助餐廳,將傳統盒飯供餐模式升級為酒店自助餐形式,讓老年旅客在旅途中樂享“舌尖上的幸福”。
“阿姨,這道薺菜豆腐羹清淡軟爛,給您盛半碗嘗嘗?”銀發旅游列車上,乘務員張杰熱情推薦,讓72歲的王桂芳老人備感貼心。列車餐車不僅配備防滑餐盤、適老餐具,還定制了低脂低鹽餐食,并在每道菜品旁邊標注了卡路里和含鹽量,體貼細致的服務讓老人贊不絕口。
醫療保障是銀發旅游列車的重中之重。每趟旅游列車都配備了隨車醫務人員,全面掌握老年旅客身體情況,定時開展健康問詢,并為患有慢性病的旅客提供個性化護理。部分旅游列車還配備健康監測手環、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等設備。
“張大爺,您的血壓稍微偏高,今天行程中要多休息,有不舒服的情況及時跟我們聯系。”5月13日,在沈陽至烏魯木齊的旅游列車上,受過專業培訓的乘務人員為一名高血壓旅客測量血壓,并細心叮囑道。
據列車長孫建偉介紹,他們所在車隊定期組織乘務人員接受急救培訓,掌握心肺復蘇、傷口包扎等技能。“我們要求乘務員在突發狀況下能第一時間提供有效的初步救助,為老年旅客的旅途安全增添保障。”孫建偉說。
暖心護航,一路相伴。沈陽局集團公司結合老年群體出行需求,關注細節、升級服務,為銀發族安全、健康游玩保駕護航。
文化相伴:旅途時光樂融融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動聽的歌聲飄蕩在車廂里,贏得陣陣掌聲。這是長白山“雪國列車”的列車乘務員在組織紅歌比賽,吸引了許多老年旅客前來參與。
銀發旅游列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流動的文化驛站。棋牌比賽、書法展示、紅歌聯唱、手工DIY……豐富多彩的旅途生活讓列車成為文化體驗的“移動社區”。
大連開往九江的旅游列車上,列車工作人員生動講解沿途美食、風光以及歷史文化,數十名老人聽得津津有味,這讓他們對這次旅程有了更加全面的認知。
此外,列車上開辦的“養生大講堂 ”“紅色課堂”“人物風光攝影”等課程同樣受到老年旅客的喜愛。列車變成“移動的老年大學”,豐富了“銀發族”列車上的“慢時光”。
列車上陳列的“鐵”字號文創產品同樣受到旅客青睞。沈陽鐵道文旅集團增設文創產品中心,補充設計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豐富的藏品和圖書資料,為旅客打造可觀、可學、可玩、可購的沉浸式旅游體驗。
“太幸福了,有這么多人為我慶生,這將是我終生難忘的一個生日!”在列車工作人員和旅客的簇擁下,64歲的劉阿姨吹滅了生日蠟燭,高興得合不攏嘴。
沈陽局集團公司還在部分旅游列車上提供免費攝影攝像、慶祝生日等活動,讓老年旅客度過一段難忘的旅行時光。同時,列車也成了老年旅客交流互動的平臺,原本陌生的旅客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路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經濟賦能:車輪滾滾促繁榮
銀發旅游列車的密集開行,不僅滿足了老年群體的出游需求,而且成為沿線經濟發展的“催化劑”,帶火了沿線旅游公司、景點景區、酒店飯店,還有效激活了沿線鄉村的經濟發展。
在東北,長白山“雪國列車”、“龍井號”民俗旅游列車帶動長白山周邊餐飲、滑雪、溫泉產業蓬勃發展;在西部,“沈鐵假日號”新疆之旅將敦煌莫高窟、寧夏沙坡頭、南北疆精華景區等景點串聯成線,吸引旅客前來體驗,推動當地旅游持續升溫。
為進一步滿足旅客需求,沈陽局集團公司還對乘坐銀發旅游列車出游的老年旅客提供附加值更高的優惠——憑火車票(或收據)在沈陽局集團公司管內所屬的部分酒店、景點景區消費可享受不同程度的折扣;凡組織10人以上的游客參團,都可以享受團體票價優惠,實現讓利于民。
更深遠的影響體現在區域聯動上。沈陽局集團公司與地方政府、旅行社建立合作機制,共同開發“鐵路+康養”“鐵路+研學”等跨界產品。例如,在大連至海口旅游列車行程中,旅客可享受“候鳥式養老”體驗;在紅色旅游列車上,乘務員結合沿線紅色資源開辦“車廂微課堂”。這些創新模式不僅豐富了產品內涵,而且推動了銀發經濟與文旅經濟深度融合。
車輪緊跟需求轉,服務貼著民心走。沈陽局集團公司將政策藍圖轉化為可感可及的暖心舉措,讓老年旅客在慢節奏中感受“詩與遠方”的快樂,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免責聲明:本網站轉載的所有文章、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