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春運,溫暖回家路
一年一度春節到,回家過年是每一位中國人的情懷。春節將至,返鄉在即。此時此刻,縈繞在每個游子心中的,是對故鄉無盡的思念,不少歸家心切的游子早早打包好行李,期待回家過個團圓年。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預計今年春運期間客流總量約為20.95億人次,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70.3%,鐵路各車站也重現了人潮洶涌的盛況,鐵路運力的顯著增長、鐵路服務的不斷提質,讓歸途不再艱難、讓家鄉不再遙遠。(摘自鐵路網)
讓春運回家路暖意融融,考驗著交通運輸部門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今年春運,國鐵集團就推出科學精準安排運力、優化售票服務措施、提供臨時電子身份證服務等十大便民服務措施,全力打造平安、有序、溫馨春運,努力讓旅客體驗更美好。春運回家路不止鐵路這一條,不管是空中、地面還是水上,只有交通運輸部門真正把以人為本想在頭一層、落在最實處,不斷進行服務升級,才能讓歸鄉心切的游子在春運的旅途上一路走來一路暖,舒心暖心回家去。
在全面統籌安排同時也應突出重點關照。如今的春運,在科技的賦能與加持下,不僅“走得了”更能“走得好”。但在考慮全國面上的整體水平和大多數人出行要求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偏遠地區和重點人群的現實需求。豐富關愛服務舉措,方便老年人等重點旅客出行;高質量開好“慢火車”,服務保障邊遠山區群眾出行;“點對點”開行專列,為學生、務工人員群體出行提供服務保障。這些無疑都是溫暖春運回家路的有力舉措。
安全是時時刻刻都不能忘記的關鍵要素。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只有把安全工作想得更全、壓得更實、做得更細,才能讓春運的溫度更有保障。這就要求交通運輸部門既要始終繃緊安全生產弦,強調全過程精檢細修,也要持續做好防疫全覆蓋,突出防控措施的落實落細。同時,應通過增加自助設備數量、推薦手機掃碼服務等方式,大力推廣無接觸服務,為旅客營造健康出行環境。
春運是中國人心中的一首歌,歌聲里有苦也有甜;但哪怕山高水長路又遠,回家總是最溫暖的向往。“春運大戲”即將開演,以釘釘子精神落實好保障出行的各種便民措施,我們有理由相信,人們在春運回家路上的腳步一定會更加從容,心頭一定會暖意融融!(作者系國鐵路網、交通運輸新技術網評論員李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