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米軌列車何以大受青睞
今年春運期間,云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開遠市、石屏縣境內開行的百年米軌旅游觀光列車受到旅客青睞,1月21日至2月5日累計接待旅客2.2萬人次。春節假期及元宵節前后,云南米軌旅游觀光列車旅客實現大幅增長。(人民鐵道網)
關于火車,我們還剩下怎樣的印象?作為提升人類運輸效率的重要工具之一,19世紀的清朝政府并不輕易接受。1875年,英國在上海鋪設了14.5公里長的吳淞鐵路,成為中國第一條營運鐵路。“米軌”,顧名思義是指鐵路軌道的軌距為1000毫米(即1米),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通用1435毫米的標準規矩。
云南米軌鐵路至今已有113年的歷史,是目前國內運行時間較長、連通國外的一條鐵路,也是唯一仍在運行的米軌鐵路,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及較高的文物保護研究價值。自2015年建水米軌旅游觀光列車首次開行以來,到建水一睹百年米軌的旅客逐年增多,成為建水吸引游客、帶動當地旅游發展的一大特色,也為更好地保護、利用米軌鐵路提供了良好示范。
從當前米軌鐵路旅游熱潮折射出國民對鐵路的深厚情誼,從觀望到依賴,經歷了漫長的考驗,鐵路旅游也漸漸變成一種情懷。這條“國民經濟命脈”展開了令人驚嘆的跨越式發展,從0.5公里的“展示鐵路”到商業運行時速達到350公里每小時的高速動車組列車,中國鐵路發展史,見證了一個國家的百年滄桑巨變和復興崛起。
現如今,高鐵以其驚人的速度、安全的保障、先進的裝備、舒適的感覺、雄厚的人才隊伍等方面讓世界刮目相看。很多地區把修建鐵路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破繭成蝶的突破口,各地區已經不止一次上演了鐵路爭奪戰,高鐵的爭奪戰尤為激烈。鐵路有發展景,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才更為可觀,因此,鐵路的發展應該比地方的發展建設先走一步,應該變被動的需求建設為主動的帶動建設,這種主動是當前帶動經濟發展的需要。
鐵路有發展景,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才更為可觀,因此,鐵路的發展應該比地方的發展建設先走一步,應該變被動的需求建設為主動的帶動建設,這種主動是當前帶動經濟發展的需要。隨著經濟的發展,無論是客流還是貨流都會加速周轉,鐵路建設停留在現狀遠遠不夠,何況人們對出行質量要求在不斷提高。一個潮起東方的新時代,中國鐵路人要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奮力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既是人民的呼聲也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歷史的必然。(作者系國鐵路網、交通運輸新技術網評論員龔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