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賦能 為經濟提升注入活力
近兩個月,國家鐵路貨運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單月貨物發送量再創歷史新高,鐵路貨運在高位運行中再次實現穩定突破。
因地制宜,對癥下藥。鐵路部門充分發揮全國鐵路調度集中統一指揮的優勢,勇挑國企大梁,一手抓經濟,一手抓抗疫。利用因疫情防控客車停減而騰出的運力,統籌使用機車、車輛、機車乘務員等資源,增加重點通道貨物列車開行數量,壓縮貨運時限。同時,為加強貨運組織提升,鐵路部門開展了貨運攻堅戰。各鐵路局發揮主觀能動性,準確掌握當地企業的生產、銷售、運輸需求等情況,開通多條鐵路專列,為客戶緩解運輸問題,幫助企業恢復生產,確保了鐵路運輸渠道的安全暢通,為促進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河南素有“中原糧倉”之稱,是中國的農業大省。為做好夏糧運輸工作,鄭州局集團公司專門研究制定夏糧運輸方案,準確掌握夏糧庫存情況和企業運輸需求,實行優先審批、優先去向、優先配空、優先裝卸、優先掛運的“五優先”舉措,實現計劃申報、裝車發運、到達卸車、貨物領取等環節無縫銜接。此外,鐵路部門認真組織農業、防疫等國計民生關鍵物資運輸,積極承攬“公鐵”資源,實現了滿載、快速裝車、快速運輸,不耽誤農時,確保了國民經濟平穩運行。這充分發揮了鐵路交通方便快捷的行業優勢,為春耕物資搭建了“綠色通道”,讓春耕“底氣”十足。也為今年奪取糧食豐收、端穩“中國飯碗”,提供運力保障。
鐵路部門不斷加強中歐班列、新西海陸路班列、中老鐵路國際貨運班列的運輸組織,確保國際鐵路通道暢通,在國內疫情好轉的情況下,跨國班列因為其時效快、全天候、分段運輸等獨特優勢,擔任起抗疫運輸中的主要載體,源源不斷的抗疫物資通過一個個集裝箱運送到世界各國,點亮抗疫希望。事實也充分證明,鐵路貨運的增長向世界釋放出中國經濟動能恢復的積極信號,也充分證明了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強大基本面。(作者系國鐵路網、交通運輸新技術網評論員夏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