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為鐵路貨運逆勢增長注入加速度
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民生福祉,在我國交通行業領域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削弱鐵路的發展。相反,更要促進鐵路質量和效率的提高,以保持高效運輸,將鐵路優勢轉化為優質發展優勢,擴大國民經濟命脈,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當前,我國正在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要譜寫鐵路事業發展新篇章,我們不僅要迎接時代挑戰,更要打破發展瓶頸。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鐵路部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對接市場需求,主動創新服務舉措,全面升級95306系統,對重點物資實行優先裝車、優先掛運、優先卸車,提升了運輸組織效率,有力推動了貨物運輸實現歷史新突破。而且,鐵路貨運量持續創新高也將吹響中國貨運領跑世界的沖鋒號,特別是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473列、發送72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2.6%,這讓我們看到了鐵路發展的強大底氣,同時,鐵路部門以暢通內外雙循環為支撐,打通經濟循環的“任督二脈”,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在新考驗、新難題面前,鐵路部門主動創新創造,在更好地促進鐵路貨運每一個環節數字化,交出了一張創新答卷。
春耕時節將近,鐵路部門在糧食、化肥、農藥、地膜等農資運輸方面,全天24小時敞開受理業務,貨物領取等環節無縫銜接,保證涉農物資及時運到田間地頭不誤農時。國家鐵路發送糧食、化肥502萬噸,同比增長28.2%,為糧食增產增收,為保障貨物運輸暢通高效,推動我國經濟穩健前行、一路向好提供了堅強的運力支撐,實際上,隨著我國不斷在多個領域釋放利好政策,也為加快復工復產工作的推進,持續加大對電煤供應的力度等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奠定了基礎。
鐵路貨運只有不斷取得新突破,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驅動,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才能在高質量發展中,跑出更大的“加速度”。(作者系國鐵路網、交通運輸新技術網評論員夏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