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齊下留住“青”心育人才
(國鐵路網、交通運輸新技術網通訊員殷路新)2022年,是蚌埠房建區域經理部突出提質增效聚力品牌提升,奮力打造建筑央企高質量發展的攻堅之年。濱湖花園項目于2021年9月進場,為實現在裝配式市場深耕細作責任目標,項目黨支部緊密圍繞“人才強企”發展戰略,形成三管齊下留住青“心”育人才的工作機制,以黨建有力的促進生產經營,激勵青年員工在裝配式“新賽道”上跑出青春加速度。繼濱湖花園項目后,在一年時間里,全體參建人員順利完成公司在裝配式房建市場滾動經營目標任務,成功中標蚌埠市蚌山區路港產業園區項目、徐橋安置房項目。
一、管思想,凝心聚力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各項工作的生命線。濱湖花園項目部承建公司首個裝配式安置房項目,在新的施工領域里,青年員工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這就需要緊緊依靠思想政治工作這柄利器,激發斗志、凝聚人心、穩定隊伍,靠軟實力來提升彌補。項目黨支部始終以更高的站位,確保“人才強企”戰略落地。項目涵養員工“忠誠、干凈、擔當”的素質,在道德講堂、一線工人夜校,通過“抗美援朝先烈事跡”“四局好人”“大國工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勞模事跡”的典型宣教,營造濃郁的爭先文化。項目組織觀看廉政教育影片,青年黨員講黨課,精神素養提升工程、參觀博物館、紅色歷史遺址,青年黨員實地講黨史等形式,
營造一種旗幟鮮明講政治,苦干實干勇擔當的優良傳統文化氛圍,培育出忠于事業、忠于理想、忠于信念的員工。
(二)在正面引導激勵下,年后抗擊疫情確保復工復產、蚌埠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項目決戰7.30全面投入主體施工等各個關鍵時期,涌現出大批愛崗敬業、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員工,并獲得蚌埠市“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成為安徽省住建廳首批“紅色工地”,并被蚌埠市住建局多次表揚。青年員工崇尚勞模、關愛勞模、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積極踴躍投身到生產最前沿。
二、管隊伍,筑牢堡壘
(一)有好隊伍才能有好業績,有好成效才能促發展。項目以創新發展為龍頭,打造生機勃發的創新文化,提升青年隊伍拓展市場核心競爭力。項目注重指導青年職業規劃崗位育人,以早點名、交班會、微信群通報、觀摩會、新聞宣傳推介等多種方式,倡領“創新創效光榮”的新風正氣。施工中,經過青工與班組長們“腦力碰撞”、外出觀摩學習,自學研討、要求青年講課等多種模式,安全技術創新工藝、綠色環保、節能創效好舉措層出不窮,有力助推項目管理提升。商務主管馮凱精通廣聯達軟件運用,引領學習建模、算量核心技術,技術員魏宇航最先學會運用廣聯達進行提量。
(二)項目屬于全局最高裝配率的群塔施工,物機部長劉權建議,運用塔吊可視化安全影像系統,實現全景無死
角的安全監控,提升生產生活全域安全防范能力。安質部長寇穩主導反目鏡的運用,提升鋼筋插入套筒安全性、準確性;在預制構件下方設置墊塊,避免工人手被擠壓的風險。工程部長徐大武建議在預埋插筋時,采用定制鋼模,確保插筋穩固性、精準度;灌漿時自制疏通機,對出漿孔有效疏通,提高工效;青年黨員衣冉要求在構件吊裝指定位置后,采用座漿、吊裝、封堵工序,確保優質高效灌漿,提升產品外觀質量。技術主管王寧、魏宇航建議現場合理規劃精準吊裝施工,降低機械、人員閑置率,避免構件存放產生的二次轉運費及構件破損風險。此外,項目青工裝配式轉換層鋼筋模板及箍筋吊裝工具獲得局“微創微改”獎勵。
三、管服務,提升幸福
(一)以人才發展為根本,主動服務青年員工激發團隊活力。項目共有職工33名,其中35歲以下青年人數為23名,占比70%,平均年齡為28歲,是一支朝氣蓬勃的青年團隊。項目組建黨工團組織并競選委員、組建關愛農民工志愿隊、“陽光筑愛”志愿隊等動態文化熏陶,構建團結競進、陽光健康的幸福文化圈。項目關注與青年員工密切相關的切身利益問題。針對新員工,項目持續推行幸福關愛迎新系列活動,初來項目派車接站、班子成員組織同品幸福餐、開設暖心座談會、過程中追蹤問詢、解決困難關心成長。去年該區域項目新入職7名青年員工,無人離職均在項目得到鍛煉
提升。
(二)項目定期舉辦集體生日會,開設幸福唱吧、幸福點餐欄、舉辦幸福座談會、按季度開展文體活動;在去年職工療休養中推薦青年骨干參與療休養。為了解決項目大齡青年婚戀問題,項目持續開展“最美紅娘牽線聯誼”活動,并加大青工探親休假頻次,確保勞逸結合輕松投入婚戀解決終身大事。迄今為止,項目4對青年喜結良緣。
在局、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蚌埠房建區域項目在新業態新領域征程中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項目堅持戰略引領、人才強企;以生機勃發的黨建文化教育人、吸引人、感染人,深入細致的關心關注青年員工真實心理需求,竭盡全力維護共建共享的和諧穩定局勢。由此,項目培育的人才也成為項目攻堅克難、公司永續發展的強大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