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

一、單位基本情況
1.公司簡介
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院”)成立于1958年,隸屬于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具有國家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的國際工程公司。山東院在國內企業中唯一同時擁有國內外1000MW火電EPC、三代核電常規島EPC、交直流特高壓業績,承擔三代核電、重型燃機兩個國家重大專項任務。
山東院具備為電力工程建設和運營提供全過程、全生命周期服務的能力,業務范圍遍布全球六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山東院致力于打造全球電站服務業知名品牌,爭創踐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行業標桿典范,創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工程公司,為全球客戶提供綠色、安全、高效、環保的能源解決方案。
2.資質情況
山東院資質等級最高,資質體系完整,是電力行業內同時具有工程設計綜合甲級、工程勘察綜合甲級、電力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的四家企業之一,同時擁有測繪甲級、工程咨詢單位甲級資信、地基基礎工程專業承包一級等18項行業資質。
3.人力資源
截止2022年7月底,山東院各類職能、業務部門共計26個,員工總計1643人,其中博士10人,碩士839人,全國、行業及省級勘察設計大師、專家15人,享受政府特貼專家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人,國家各級各類注冊師641人,高級職稱934人,中級職稱514人。
4.業務范圍
擁有新能源、火電、電網和增量配網、核電、智慧能源、水利水電、生態環保七大業務板塊,規劃、咨詢、勘察、設計、EPC總承包、壽期服務、技術研發、投資八大業務領域,具備為客戶提供全產業鏈服務的能力。
5.企業榮譽
截至2021年底,山東院榮獲“ENR全球國際承包商前250強(第182名)”、“美國ENR•中國工程設計企業60強、承包商80強”、“建國70周年工程建設行業百家功勛企業”、“改革開放四十年全國企業文化建設標桿單位”、“濟南市引進高層次產業人才重點支持企業”等8項榮譽稱號。
6.企業戰略
堅持“面向轉型、面向市場、面向客戶、面向前沿”的創新理念,制定科技頂層規劃,健全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努力將山東院打造成為行業創新高端品牌,建設成為服務于國家電投集團和政府的能源科技智囊。
目前,山東院正緊密把握國家“碳達峰、碳中和”3060能源發展新形勢,圍繞國家電投集團“2035一流戰略”,堅持創新引領,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在綠能零碳交通、重型燃機、核能、綜合智慧能源、新能源、海上風電、抽水蓄能、高效清潔煤電、特高壓、智能電網、能源大數據等領域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形成核心技術儲備,助力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
二、已取得的重大科研、工程化、產業化成果與水平
山東院近年來形成了一批水平高、行業影響力大、品牌效應突出的創新成果。截至2021年,共獲得省部、行業級及以上科技進步獎142項,國家電投集團科技進步獎143項,獲得專利授權387項,軟件著作權167項,主編、參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130項。22項成果榮獲2020年度行業“四優”獎,其中一等獎13項,一等獎數量行業第一。4個項目榮獲2021年度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
今年來在新能源領域以先進技術創新為主線,推動新能源關鍵技術攻關,近年來獲得設計咨詢獎30項、科技進步獎3項、知識產權成果35項,總承包項目實現多項突破。在光伏、風電、生物質領域完成“海興138MW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3號項目”等700余項設計和總承包項目;規劃咨詢領域完成了《山東省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等省市級、企業級、集團級規劃共計100余項。
在綜合智慧能源領域,擁有專業化團隊近100人,承擔了寶之谷、海陽專家村等項目超過200項,作為國家電投集團綜合智慧能源產業創新分中心,積極參與智慧能源數字化產品研發,承擔了規劃設計和用能服務兩個平臺的研發任務,自主開發了多能流運行優化管控平臺,并成為“天樞一號”典型場景的一部分。圍繞三大平臺建設,申報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等22項,其中“iSDEPCI綜合智慧能源一體化管控平臺V1.0”軟件被收入山東省優秀軟件產品庫。
在綠能零碳家交通領域,作為國家電投集團綠能零碳交通產業創新中心,是國家電投綠能零碳交通領域的開拓者、策劃者、推動者。通過協同融合國家電投內外優質資源,打通以“綠能”為核心的零碳交通全產業鏈,創新綠色能源與交通運輸融合發展新模式,全面提升綠能零碳交通領域政研能力、創新能力、集成能力,打造一流綠能零碳交通品牌。
三、相關的科研、工程化、產業化現有條件,產學研用的工作基礎
山東院以“科技引領市場、創新驅動發展”為核心,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堅持技術立企、人才興企、科技強企,建設具有山東院特色的、行業領先的科技創新體系,將山東院打造成為“電力行業創新高端品牌”和“國家電投集團發展科技智庫”。
1.學科體系
涵蓋綠能零碳交通、綜合智慧能源、清潔能源、能源規劃等10個技術領域,風光電站集成技術、智慧配電網等48個學科、145個學科方向,由行業專家擔任技術領域或學科帶頭人,形成了完整的管理流程和制度,為科技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科研創新平臺
在電力行業領域領域,建立了國家電投企業技術中心山東院分中心(國家級)、山東省智慧能源工程研究中心(省級)等6個國家級、省級科研創新平臺。
3.知識產權管理體系
在電力勘測設計行業內首家取得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貫標認證,連續四年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建立了具有山東院特色的企業技術標準體系,由3000多個外部引用技術標準和近400個企業內部技術標準組成,成為企業技術標準建設的平臺。
4.創新研發中心
成立了國家電投集團綠能零碳交通產業創新中心、國家電投集團光伏產業、風電產業等4個創新分中心,擁有山東省智慧能源研究中心、工程力學計算研究中心、巖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3個技術中心。
5.重點研發方向
把握國家電力科技重大技術方向和電力市場發展形勢,依托企業核心技術,圍繞重點業務領域,在綠能零碳交通、綜合智慧能源、海上風電及新能源、現役機組綜合節能增效、高效燃煤發電、超低排放及減排、智能電網及智能配網、國際項目實施及工程項目管理等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
6.重點研發課題
形成涵蓋“源網荷儲”的局域能源互聯網解決方案。全力推進綠能零碳交通、智能電廠、能源互聯網中心、智慧用能等先進技術和產品研發,打造國內領先的智慧能源先進技術創新和示范應用平臺。
四、現有研發人員隊伍建設情況
山東院建立了以項目研發團隊為主體,以科學技術委員會為決策指導層,以科技與信息部為組織管理層的科技創新組織體系,職能管理部門、各業務部門和創新平臺共同參與,職責清晰、分工明確,保證了科技創新從立項、執行、驗收到成果轉化推廣全生命周期的規范管理。
打造了以國家和行業大師為引領、各類人才齊全、梯次結構合理的專家團隊,全國、行業及省級勘察設計大師、專家15人/次,國家各級各類注冊師641人,省部級以上各類專家人才80人。2019年入選濟南市引進高層次產業人才重點支持企業。
成立了涵蓋1個國家級、4個省級、9個企業級研發中心的多層次科技創新平臺,成立智慧能源專家工作室、電力行業勘測設計大師工作室等6個專家(勞模、大師)工作室、梁濤博士青年創新工作室等3個青年創新工作室,優化配置優勢資源,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開展全方位、高層次和交流合作,為市場推廣建立高端通道,實現了科技價值的良性循環發展。
公司項目總監江山 任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