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聚焦】國內首個高速公路零碳服務區標準重磅首發
團體標準作為國標、行標等標準的有效補充,能夠快速響應市場和新技術發展,新技術促進分會(簡稱分會)緊緊圍繞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團體標準的工作部署,從實際需求出發,制定行業急需和管用好用的產品、服務、技術、安全標準。截至目前,由分會提出發布《高速公路零碳服務區評價技術規范》等五項原創性、高質量的團體標準,在行業內得到積極響應并取得良好效果。同時,分會針對已發布的團體標準,著力推進和落實團標采信服務工作,努力擴大團體標準實施應用范圍。
鑒于多個省市服務區有開展零碳服務區評價或認證等方面的需求,但目前我國在零碳服務區方面尚無相關標準的情況,分會積極創新,主動作為,發起并由交科院環境科技(北京)有限牽頭編制《高速公路零碳服務區評價技術規范》,作為首個零碳標準,填補了行業空白。本標準的發布得到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的肯定及高度評價。
2022年8月20日,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成立40周年暨第一屆交通與能源融合發展論壇在北京順利舉辦,并針對團體標準《高速公路零碳服務區評價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技術規范》)舉行了首發儀式。
《技術規范》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以下簡稱新技術分會)發起,交科院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與山東高速公路集團牽頭起草編制。在國家“雙碳”目標、交通強國建設的形勢與要求下,高速公路服務區作為公路交通的重要服務節點,全年晝夜無休運轉,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建設零碳服務區,推進服務區綠色低碳進程,做好標準先行,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孫小年發表致辭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孫小年在發布儀式上指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需要充分發揮標準化的引領作用。近年來,標委會把團體標準編制工作作為協會的重點工作和服務行業、服務企業的重要抓手,以政府的“放、管、服”改革為契機,加快制定團體標準工作步伐,促進團體標準推廣應用。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協會團標工作發展勢頭良好。
截止目前,協會批準立項170余項團體標準,已經發布了22項團體標準,其中今年初到8月份高質量發布8項標準,《技術規范》是8月16日正式發布。本《技術規范》可在我國廣大地區的高速公路服務區進行應用推廣,助力全國高速公路綠色低碳發展,逐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對《技術規范》的制定表示肯定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成立40周年暨第一屆綜合交通發展大會開幕式致辭中指出,《高速公路零碳服務區評價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的發布實施將有助于推動我國交通運輸行業在促進自身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支撐國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孫小年秘書長向起草單位代表頒發《技術規范》發布公告文件
《技術規范》由交科院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創新研究院、山東高速基礎設施建設有限公司、山東高速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交通運輸部路網監測與應急處置中心、陜西省交通環境監測中心站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運輸科學研究院、廣西新發展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單位共同起草,經過前期調研,組建編寫團隊,以及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建議,前后八個多月時間,通過了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的大綱審查、征求意見稿審查、技術審查、符合性審查等會議,符合協會團體標準有關管理辦法要求,正式對外發布。
交科院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19家起草單位名單
交科院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陸旭東介紹《技術規范》編制情況
陸旭東指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在交通領域的應用是交通與能源融合發展的關鍵,是建設(近)零碳交通示范區(樞紐、公路服務區、港區等)的重要技術路徑。目前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在技術、經濟等方面都已經比較成熟,應用場景豐富,發展前景廣闊,但在并網、交通安全等方面還存在政策、標準等障礙,下一步應加強政策保障支持、技術標準制定、科技創新與成果推廣,進一步促進交通與能源深度融合發展。本《技術規范》的正式發布,將有利于推動零碳服務區建設,促進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從去年末到今年初,國家出臺了《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關于促進團體標準規范優質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的標準化工作指導文件,對今后團體標準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技術分會針對文件提出的要求和目標,將組織進一步深入學習,提升團體標準業務能力,強化團體標準品質管控,力爭做好標準的科學性、規范性、時效性,確保標準質量,更好服務于企業和會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