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標準|《縱橫向摩擦擺減隔震支座》團體標準大綱審查會議順利召開
隨著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布局的逐步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正加速向跨江跨海、高烈度地震區等特殊地質環境延伸,超大規模橋梁工程呈現顯著增長態勢。在此背景下,傳統摩擦擺支座的技術瓶頸愈發凸顯:一方面,針對縱橫向自振特性差異顯著的橋梁結構,現有支座因縱橫向隔震周期固定一致的固有缺陷,難以實現差異化地震響應控制,需通過復雜分向計算被動適配結構動力特性;另一方面,大跨度寬橋面場景對支座提出縱橫向靈活轉動與穩定性平衡的雙重要求,而傳統支座單一化的各向轉動性能設計,導致橫向過度柔變引發施工階段穩定性風險,同時縱向承載能力因耦合效應產生不可逆衰減。這兩大技術矛盾已成為制約復雜地質條件下長大橋梁安全建造與性能提升的關鍵瓶頸。
2025年7月11日,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縱橫向摩擦擺減隔震支座》團體標準大綱審查會議,新技術促進分會作為標準的提出單位,承擔了本次會議的綜合服務工作。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李愛民、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正高張文濤、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副總工/教高潘可明、中交基礎設施養護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陳雙全、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雷俊卿、中路高科交通檢測檢驗認證有限公司正高李明作為評審專家出席了本次會議。
衡水銘健工程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廣坤、總工程師孫淑敬作為起草組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現場
根據會議議程安排,由編寫組介紹前期調研研究、編制思路、進度安排、人員配置、資金籌措等情況;審查組專家對編制內容的相關問題進行提問并提出可行性建議;最后經過質詢形成本次會議紀要并宣讀本次會議紀要。
《縱橫向摩擦擺減隔震支座》團體標準介紹:
《縱橫向摩擦擺減隔震支座》規定了縱橫向不同性能的摩擦擺支座的分類、型號、結構型式和規格、技術要求、檢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等內容;適用于豎向設計承載力為1.0MN~60.0MN的縱橫向不同性能摩擦擺減隔震支座。
標準的編制有利于實現縱橫向差異化隔震性能,提升抗震效率;
適應復雜橋梁結構的多維變形需求,降低建設成本;填補不等曲率半徑雙曲面支座標準空白,推動技術創新應用。
新技術促進分會自2021年4月開展團體標準工作以來發起團體標準立項的項目230余項,發布70余項,征集團體標準的采用單位有200余家,組織標準發布及宣貫會議40余場次;涵蓋了鐵路、公路、民航以及城市客運管理等綜合交通運輸領域,涉及橋梁、道路、隧道、運輸綜合、軌道交通等多項專業技術。
2025年度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標準化工作正在開展中,歡迎交通業界專家與企業積極推薦和申報。
張保平:15611990175
張 華:15910814997
史叢敏:18510664556
褚麗麗:13611087456
楊 碩:13001160158
吳月烜:15711054196
姚建軍:15910372084
趙鑫丹:15701545289
任青梅:13141199217
座 機:010-82890909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
聯系電話:010-82890909
編輯:楊娜、張華、趙鑫丹、任青梅
校對:武文全、杜小川、張保平
審核:于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