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運輸科學技術新成果推廣目錄》(2021)第四部分 裝備技術篇《全斷面隧道掘進機自動導向系統開發及應用》
完成單位: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完成人:劉恒杰、孫志洪、孟祥波、魏曉龍、魏云豹 來源:交通運輸新技術網本項目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發表學術論文3篇,軟件著作權3項,榮獲中國交通運輸協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工程建設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中國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鐵高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中鐵裝備導向系統系列產品已累計銷售340多臺套,為掘進機安全護航里程超500多公里。 -
《交通運輸科學技術新成果推廣目錄》(2021)第四部分 裝備技術篇《交通工程用高強波紋板結構關鍵技術及應用》
完成單位: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土建二院、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工務部、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工務部 完成人:付兵先、馬偉斌、鄒文浩、楊建偉、史憲偉、陶偉明、郭小雄、張濤、李堯、安哲立、趙鵬、牛亞彬、韓文璋、徐洪慶、張金龍 來源:交通運輸新技術網首次提出了深淺埋區段Ⅲ、Ⅳ、V級圍巖波紋板套襯結構壁厚、波形及材質等技術要求,構建了波紋板套襯結構正截面承載力計算方法,研制了波紋板防松動結構型式,掌握了高速列車通過波紋板套襯區段空氣動力學效應規律,建立了基于容許應力法的波紋板套襯設計方法,形成了不同天窗時長、垂停+V停條件下的施工工藝,研發了耐久、絕緣的高分子聚合物防腐涂料和高性能特種灌漿材料。 -
《交通運輸科學技術新成果推廣目錄》(2021)第四部分 裝備技術篇《地方鐵路綜合智能調度指揮系統開發與應用》
完成單位:卡斯柯信號有限公司 完成人:吳翔、趙國智、張延通、張志春、王如躍、席興彪、吳學謙、朱永華、張錦文、翟月華 來源:交通運輸新技術網國內外暫無相關系統能實現各運輸生產系統全局運輸數據互聯互通,局站信息上下聯動、實時交互、對稱透明。并且本系統在此基礎上實現了運輸計劃的智能、協同、精準編制,同時將智能化管控貫穿運輸生產全過程,實現鐵路運輸組織業務和實現技術的雙創新,達到國內首創、國際領先水平。 -
《交通運輸科學技術新成果推廣目錄》(2021)第四部分 裝備技術篇《高速鐵路地震預警監測鐵路局中心系統》
完成單位: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完成人:劉志明,付茂金,楊林,劉明端,安琪,郭奇園,胡兆冰,張源,李輝,王開鋒 來源:交通運輸新技術網高速鐵路地震預警監測鐵路局中心系統可實現管轄范圍內地震動信息匯聚、分析與處理、緊急處置級別及影響范圍計算、緊急處置信息發布,誤報和警報解除、震后恢復信息的下達以及與地震臺網、相鄰鐵路局之間進行信息交互等功能;具備與GSM-R通信系統互聯功能,負責動態監測管轄范圍內的列車,并向車載地震緊急處置裝置發送地震緊急處置信息;具備與列控系統和牽變系統接口功能,當發生地震時,可聯動觸發信號列控系統與牽變系統,控制列車運行。 -
《交通運輸科學技術新成果推廣目錄》(2021)第四部分 裝備技術篇《廣深港動車組研制》
完成單位: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人:陶桂東、王浩、劉偉明、王越、王宗昌、戚磊、秦文照、高月欣、楊國棟、李春國 來源:交通運輸新技術網重點研究基于火載荷的防火設計方法,研制與煙火報警聯鎖控制的空調系統、符合EN50238電磁兼容要求的牽引系統;開發了坡道起動過程中牽引制動同步邏輯控制技術;研究符合歐洲標準要求的車體。 -
《交通運輸科學技術新成果推廣目錄》(2021)第四部分 裝備技術篇《下一代地鐵車輛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
完成單位: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眾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濟大學 完成人:于青松、李雪昆、汪忠海、齊玉文、翟國銳、王子超、刁利軍、文永亮、魏葦、周勁松 來源:交通運輸新技術網項目開發的全自動運行控制系統,輕量化車體,多網融合以太網,在途監測與安全預警系統,旅客智能服務系統,主動式障礙物檢測系統,助聽系統等裝備在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機遇下已經取得了超19億元的經濟效益。 -
《交通運輸科學技術新成果推廣目錄》(2021)第四部分 裝備技術篇《全電子計算機聯鎖系統研究及應用》
完成單位: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完成人:張利峰、崔佳諾、聶志國、張夫松、劉迪、張小剛、黃程輝、王春華、陳強、金松岳 來源:交通運輸新技術網本項目研究的全電子計算機聯鎖系統,采用了智能安全控制終端對鐵路車站室外信號設備直接驅動,實現了車站聯鎖控制設備的電子信息智能控制。 -
《交通運輸科學技術新成果推廣目錄》(2021)第四部分 裝備技術篇《市域線快慢車運營模式綜合技術研究應用與推廣》
完成單位: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大學 完成人:孫元廣、史海歐、農興中、蔡涵哲、王仲林、宋利明、梁強升、盧錦生、彭磊、陳紹寬 來源:交通運輸新技術網針對國內現狀可以看出,市域軌道交通快慢車運營組織下的理念比較特殊,與常規軌道交通設計有著較為明顯的差別,亟需緊扣市域軌道交通高密度的快慢車運輸組織特點,進行多專業系統研究。